襄阳的重口味美食

导语 襄阳的重口味美食

   10月3日晚上6点,冲出襄阳火车站的我,第一次没有直接回家,而是跟着事先约好的三个哥们儿直冲那家最想念的“清汤馆”。其实,这里几乎称不上是“馆子”,设施比想象中还要“古朴”,卫生条件当然也几近脏乱差。

  

  厨房和厨具,只是这样的街边一副超大扁担挑子,左边放食材-包好的馄饨片,右边是炊具-一口锅和下面熊熊燃绕的柴火,真的是用木柴烧火(并且还有一位老伯坐在火炉后面不停添柴,可惜我没拍)

  

  

  厨子是一位四、五十岁模养的阿姨,身材瘦瘦的,皮肤略黑,头发半白在脑后挽成一个发髻。这厨子的活儿绝对是典型的一心多用加上手脚麻利,她一边要听排着长 龙的客人点单且记着顺序,一边要完成一碗碗出锅工序,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插空补充食材。她最多可以一次同时在六、七个空碗里点放调料、浇汤、捞起熟了的馄 饨,由于台面空间有限,她还需把几个碗的位置不停腾挪。

  

  就是这样一碗让我口水流了2千公里的“清汤”了,馄饨皮儿薄滚水即熟入口即化,汤料胡椒粉足量,喝起来胃里暖烘烘的。常常还能听到客人点单要求多来点胡椒粉儿,可见老乡们是多么重口味。

  

  重点介绍下图中这个圆柱形的竹筒,你能猜到它是用来“点胡椒粉”的吗?胡椒粉从一头放进去,另一头末端有个类似小插销的设备,拔起小插销,手拿一头用劲儿,胡椒粉可以从插销下面洒出来了。

  

  图中上面那款叫 薄刀,是一种炒面,面体较粗有嚼劲,下面这款叫 胡饽,是用羊油炒的,我吃不惯。

  下面到了所有襄阳游子最魂牵梦萦的经典早餐了:牛杂面,黄酒。

  

  襄阳人,从3、4岁的娃娃开始就这样吃早餐,即使选择了“不放辣椒”,那面汤和哨子里仍然是咸香麻辣味儿都有的。那黄酒,做的好的店家里,你喝得时候只觉得甜爽极了,很容易忘了它其实是酒!我那天晚上就一口气喝了两杯,回到家晕晕乎乎的睡得好香。

  

  牛油:可以说是牛杂面牛肉面牛油面的精华所在了。此行,还为一个老友从家乡带了一些来深圳,让她可以自制牛肉面,不返乡也能解解馋。

  最后,以老爸做的一桌菜结尾。不管街上的小吃多么有特点,最可心的仍然是老爸的手艺和老妈包的饺子,因为有爱的味道。

  

关注更新
返回本地宝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反馈